签订“阴阳合同”首次被明确列举为逃税手段 “两高”发布司法解释
今天,阴阳合同最高人民法院、签订确列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危害税收征管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首次手段司法解释》,明确各类危害税收犯罪的被明定罪量刑标准,依法惩处犯罪,举为解释保障国家税收利益、逃税维护税收秩序。两高《解释》自3月20日起施行。发布
首次将签订“阴阳合同”作为逃税手段明确列举
《解释》明确新型犯罪手段的阴阳合同法律适用,首次将签订“阴阳合同”作为逃税的签订确列手段明确列举。《解释》针对编造虚假计税依据进行逃税的首次手段司法案件时有发生,特别是被明近年来文娱领域发生的几起以签订“阴阳合同”等形式隐匿或者以他人名义分解收入、财产进行逃税、举为解释影响极坏的逃税案件,旗帜鲜明地将签订“阴阳合同”作为逃税方式之一予以明确,两高为司法机关今后办理此类案件提供了确切的依据。
明确列举“假报出口”的8种表现形式
骗取出口退税罪是严重的危害税收征管犯罪。作为国际通行惯例,为了鼓励本国商品出口,增强国际竞争力,国家允许本国商品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即在货物出口后退还在国内生产和流通环节的已纳税款,避免国际双重课税。不法分子利用国家这一税收政策,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将没有出口或者虽出口但不应退税的业务等伪装成应退税业务,骗取出口退税款。
《解释》针对近年来骗取出口退税多发的形势,明确列举了“假报出口”的8种表现形式,为司法机关从严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犯罪提供了明确指引。上述禁止性规定,明确了“红线”、划定了“雷区”,有利于引导市场主体守法经营,促进纳税主体增强依法纳税意识、自觉遵守税法规定。
限缩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适用范围
按照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解释》限缩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适用范围。突出本罪打击的对象是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税款的核心功能而进行虚开的行为,将为虚增业绩、融资、贷款等目的而虚开的行为,排除在本罪打击范围之外,防止轻罪重判,既符合罪责刑相适应的刑法原则,也符合党中央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精神。
对逃税罪定罪量刑的数额标准作了提高
《解释》对逃税罪定罪量刑的数额标准作了提高。规定:纳税人逃避缴纳税款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逃税罪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同时,针对假发票泛滥、虚开发票猖獗的情况,《解释》对伪造、非法出售、购买、虚开发票等各类涉发票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予以明确。
(责任编辑:综合)
- 中央网信办:处置违规AI产品3500余款
- 福地蓝十字的双100分,真的重要吗?
- 县交投公司开展“情系一线道班送清凉”慰问活动
- 2021银行存款利率调整前后利息差别大吗?前后利息差别是多少?
- 重庆郊区的菜农,坐着地铁去卖菜
- 宁德:在具有福建特色的共富路上走前头
- 七大空间细节装修指南 要装修的你一定要看!
- 3.5亿乙肝患者福音!乙肝新药TAF 2个III期临床均获得成功
- 爱马仕原型铂金包858万欧元成交 刷新全球手袋拍卖纪录
- 汉阴县举办乡村文化旅游人才讲解员首期技能培训班
- 亮剑5月,战绩当燃!德技优品门窗“51钜惠爱放价”圆满收官!
- 厦门上半年外贸出口增长7.9%
- 勇士西决之前或难遇阻碍 杜兰特科尔成最大变数
- 2021年银行存款利率迎来新变化,在银行存10万,一年的利息将减少90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