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岁小麦育种专家许为钢——一头白发换来麦地金黄
刚刚结束高标准良田的麦育麦地考察工作,中国工程院院士、种专小麦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许为钢又赶回河南省农科院的家许金黄温室,他放心不下实验室里生长着的为钢小麦。从事小麦育种工作40年,头白带领团队育成的发换小麦品种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超过3.5亿亩。许为钢说,麦育麦地让中国人吃饱饭、种专吃好饭,家许金黄是为钢他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的毕生追求。 “从事小麦育种事业,头白其实是发换机缘巧合。”出生于山城重庆的麦育麦地许为钢高考填报志愿时选择的是机械制造专业,却被调剂到四川农学院农学系学习。种专“当时没想过农学会是家许金黄相伴一生的事业。”随着深入学习,许为钢日渐爱上了这门学科。在植物学、作物学课堂上,他被斑斓的作物世界所吸引。最终,他选择了小麦育种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 1996年,许为钢加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潜心研究小麦育种。育种是一项需要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的工作。一粒种子长成需要一季,培育一个良种则需要10多年,甚至一生。 2001年,许为钢带领科研团队推出强筋小麦品种“郑麦9023”。“郑麦9023”曾连续6年种植面积居我国小麦品种第一位,累计种植面积达2.8亿亩,为改善我国小麦商品粮品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小麦育种不仅要优质,还要高产。2011年,“郑麦7698”问世,引领我国优质强筋小麦品种产量迈上亩产700公斤的台阶。“郑麦9023”与“郑麦7698”分别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和二等奖。一头白发换来了麦地金黄,许为钢却说,“头发一辈子只白一次,小麦年年都变黄,年年都丰收。” “中国饭碗要装中国粮,这就要求种源自主可控。”许为钢经常向团队强调小麦育种要有忧患意识,“小麦育种要在高产优质的基础上,把节水、抗病虫害等绿色因素结合进去,牢牢把握新育种技术。”今年夏收时节,许为钢团队新育成“郑麦1860”机收实打测产均超过800公斤,被中国农学会评价为2021年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产品,他的小麦育种工作又上新台阶。(记者 王者)64岁小麦育种专家许为钢——一头白发换来麦地金黄
编辑:汤晓雪 来源:人民日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2-09-23 10:15:18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6部门印发意见推动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
- 12岁女孩感染HPV,有半年性生活史!医生上报被驳,无奈网络求助【两性&情感】风尚中国网
- 国家能源集团在鲁首家虚拟电厂正式上线运行
- 市生态环境局汉阴分局生态环保宣讲活动走进城关镇南街社区
- 重庆郊区的菜农,坐着地铁去卖菜
- 潜江绘就农村粪污治理绿色答卷
- 金开区:1.6万盏路灯有了“智慧码”
- 厦门市轨道交通6号线漳州段计划明年开通
- 厦门造船舶交付运营 拥有7500个标准车位
- 密封科技上市了吗?密封科技申购价值介绍
- 瑞士运动品牌 On于苏黎世开设了LightSpray 工厂
- 山推客户关爱行丨“粤”行万里 鼎力护航
- 全国快递业务量突破1000亿件
- 跨越万里送鲜甜!2025新疆应季新鲜特色瓜果抢“鲜”进湾区
- 创效领军省属企业,山东重工的成功密码是什么?
- 新一批泉州市“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员抵达洛隆
- 高楼层门窗对铝型材有什么要求?为安全着想这三点要谨记
- 创效领军省属企业,山东重工的成功密码是什么?
- 中国海油,重大突破!
- 珊瑚海莅临伟业计量,深化技术交流与合作
- 搜索
-
- 友情链接
-